来源:互联网
小编:南通环球教育 167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如何杀出一条通往世界名校的“血路”?
体制内教育有非常多的局限,这些局限是体制内培养学生特有的,但这并不是对我们体制内教育的全盘否定。当选择了通过体制内走向留学,家长和学生一定非常想知道需要在哪方面进行额外补充和提升。
2个建议:弥补“唯分数论”对学生的限制
体制内教育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唯分数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一系列选择还是以分数为主。进入好高中的方式就是考试进入好的初中,进入好的初中的方式就是考试进入好的小学,所以这个确实造成了我们在对学生的认识评价考核的过程当中选择比较单一,怎么样去克服这个问题,至少有两点可以去做。
1.择校理念
首先,如果家长想好了以后要送孩子出国,那么在选择体制内学校时,体制内的学校也各有各的风格。我建议家长选择那些环境、学风相对比较自由,比较宽松的学校。在上海,虽然都是市重点中学,但是像我的高中——复旦附中,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宽松,老师比较民主。在这样的环境中,既使在体制内,它整体的氛围也是比较利于孩子今后在国际化教育道路的发展。
2.必要的牺牲
其次,万事不能求全。家长要敢于让孩子去参与、去创新,甚至牺牲一些分数,牺牲一些成绩,尽管在留学中分数很重要,但没有完美的人才,只有有想法、有特点的人才。每年哈佛都会拒绝无数在托福中得到满分的学生。家长要敢于去做一些牺牲,让孩子去追求一些课外活动,追求兴趣的时候去放弃一些分数上的东西。
我高中时的成绩一般都能排进前十,但当时为了参与“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我翘了一周课,我的年级排名一下子就掉到了两三百名,这让我感到非常紧张和不安。但最终我还是熬过了这个阶段,幸运的是,我还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尽管体制内评价体系单一,但当你想要追求一些不同东西时,当你想要追求一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结果时,你必须下定决心抵挡住压力,做你认为对、重要的事情。
创造机会,走出学校
体制内教育体系在课外活动方面确实比较欠缺,而国际化教育和留学还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这就需要学生和家长自己去创造一些机会。
与我们那时相比,现在的学生无论是社会上、家长的资源,包括校内活动的机会比我们那时多很多,关键还是看家长对这些活动有多重视,以及家长对活动的认识有多深。当时虽然学校学习非常紧张,但我就在学校内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
比如,我在文科实验班比较会写,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发表过非常多文章,得过不少中文比赛的大奖。同时,作为文科班的一名学生,我对书法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在三年时间里坚持练书法,我的书法作品也出现在不少重大书法展中。
另外,我还翘课去参加了模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作为被邀成员之一参与了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的创立,这些活动当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创造能力和领导能力都是美国大学、体制外教育、国际教育非常看重的。只要学生、家长愿意去追寻,愿意去探索,体制内的学生其实不缺课外活动的机会。
切忌“为课外活动而活动”
在选择课外活动中,最看重的不是你做过多少课外活动,而是对课外活动的认识有多深。我曾参加了中国第一届高中生的“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活动,比起现在只要想出国的学生都会参加一下模联活动不同,当时没人知道模联是什么,当我们决定翘课去参加这个活动时,家长和学校都非常反对。没有人知道这样活动的意义,但是我们去参加的学生都充满热情,认为这是一个交朋友、练英语以及接触国际教育理念的绝佳机会。
我们这批学生最后都被美国的一些顶尖大学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录取了。这个广告的效果太好了!此后,我们发现所有想出国的学生都会关注“模联”,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是因为参加了“模联”而被美国的顶尖大学录取的。
恰恰相反,我们那批学生的特点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做一些尝试,正是这种对新事物的兴趣,敢于追求新事物的勇气,让我们有幸被美国的名校录取。有的家长他们会用一个公式去解读课外活动,觉得“那些学生是因为做了某些事情进的名校,所以我的孩子也要做这些事情才能进名校”,这可能和名校选择学生的初衷是恰恰相反的。
迈过语言关,如何融入,是出国党们面临的最大2个难题
1.英语原著要读,语文阅读不能放
在体制内高中就读可能遇到的第三个国际化教育的挑战,就是孩子阅读能力的欠缺,特别是英语阅读的能力。这一点其实不用太担心,完全可能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我很早就开始阅读英语原著。高一时,我就完整阅读了原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让我对英语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阅读了非常多英语原著。
这里我还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所谓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阅读英语的能力,个人认为,大家不太重视的语文才是我们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好的方式。我一直强调,阅读训练的最终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语里面,本质上它是相通的。所以很多家长提到国际化教育、国际留学就恨不得说把我们中文,把我们语文课放弃了。其实在留学准备中,这与我们最终培养孩子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辩证分析能力的初衷是相反的。
2.“早留学早适应”是个伪命题
还有一个家长普遍担心的问题:那些全程体制内教育出来的学生,去美国大学是不是能适应?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担忧,很多家长说:“大学出去可能来不及适应,我们尽量就高中出去。”事实上,一些去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最后也没能适应,但有些学生很晚去也适应了。所以,家长把孩子送出去,只是给了孩子一个早点去适应环境的机会,但不代表说早去孩子就能早适应这种环境。
孩子是否能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靠的不是环境,更多的是成长中的锻炼。家长是否从小就培养孩子有惊人的意志力?是否从小就让孩子有过独立决策的机会?是否让孩子有过失败的经历和机会?我个人觉得这些才是适应能力的一个关键。我见过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研究生,也能非常适应美国的社会。
在体制内读书,对于留学来说并不一定更好或者更差,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本土高中的优势,同时家长和孩子愿意顶住压力,做一些牺牲,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的能动性,创造适合孩子发展和发挥的一些空间。同时,在体制内学校不太完善的地方去创造机会,让孩子创造机会,去尝试一些在体制内不太重视的能力,让他充分发挥,适应国际教育,这才是从体制内学校走向国际化教育最重要的突破口。
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来自上外附中、复旦附中、北京的人大附中、北京四中,杭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深圳中学等知名本土学校的学生走入美国顶尖大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走过的就是我刚刚说的这条道路,吸收了本土的优势,同时关注国际化教育、关注留学的一些需求,最终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综合性人才。